AI工具分析了下,内容可能不全,也分享下吧
弄了个思维导图:
标题:如何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作者:粂原圭太郎标签:学习方法、专注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考试技巧一句话总结:- 本书通过科学方法和心理技巧,帮助读者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思考,提升专注力、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实现高效学习。
摘要:- 《如何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揭示了“全身心投入”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作者结合自身偏差值95的应试经验和教学案例,提出了一套“成功率95%的学习术”,涵盖专注力培养、记忆固化技巧、逻辑思维训练及学习习惯优化。书中强调通过游戏化设计(如短时成就感、自我激励音效)和科学方法(如回顾学习法、散步锻炼法)消除学习痛苦,将“不得不学”转化为“主动想学”。全书分四章,分别解决学习动力、核心能力提升、困难领域攻克及持续学习习惯问题,适合学生、考生及终身学习者。
详细大纲:序章:成功率95%的学习术- 核心差异:聪明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在于“全身心投入”。
- 方法:将学习视为游戏,快速获得成就感(如两周突破古汉语)。
- 案例:作者偏差值95的考试经历;葛西祐美数学竞赛冠军的专注力。
- 效果:成绩飞跃提升(如TOEIC分数200分增长)。
- 反例:单纯追求效率而忽视投入,导致方法无效。
- 专注力的三大优势:
- 最短时间取得成果(如每天15小时高效学习);
- 时间利用率提升(“一天变27小时”);
- 快乐学习而非痛苦努力(竞技歌牌冠军的愉悦坚持)。
- 沉迷机制:
- 模仿游戏设计:即时反馈(如“音效激励法”)、目标可视化(考试成功画面想象)。
第1章:专注力培养- 从“厌倦”到沉迷:
- 方法:尝试他人热衷的事物(如历史漫画引发英语兴趣)。
- 案例:学生通过轻小说过渡到英文原版书,考上理想大学。
- 信息捕获技巧:
- “色彩浴效应”:主动关注学习信息(如自行车爱好者发现相关知识点)。
- 案例:作者因一本书改变应试意识,信息自动关联。
- 逻辑思维训练:
- “立场转换法”:自我辩论(如“暑假作业先做vs后做”)。
- 效果:数学和现代文理解力提升。
- 克服困难的心理:
- 妥协策略:允许阶段性成果(如单词从100个降至70个)。
- 案例:象棋选手“忘记失败”的心态调整。
第2章:核心能力提升- 记忆固化技巧:
- “回顾学习法”:每1-2页暂停回顾(5分钟),三次重复巩固。
- 案例:历史事件通过“原因分析”而非死记硬背。
- 散步锻炼法:
- 方法:走路促进大脑供血,搭配新路线刺激前额叶。
- 效果:复读生步行后成绩提升10分。
- 自问自答法:
- 录音问答(如“江户幕府第四代将军是谁?”),利用听觉差异强化记忆。
- 环境设计:
- “秘密基地法”:狭窄空间(如浴室隔间)提升专注力。
- 反例:书桌杂乱导致分心。
第3章:攻克不擅长领域- 自我分析:
- 记录每日学会内容(如“学习储蓄”笔记),可视化进步。
- 饮食与睡眠:
- 方法:减少碳水摄入、防蓝光眼镜、晨光唤醒。
- 效果:改善专注力(如学生睡眠调整后效率提升)。
- 承诺合同:
- 设定奖惩(如“失败则禁用手机一周”),利用沉没成本效应。
第4章:持续学习习惯- 关联学习法:
- 跨领域联想(如乔布斯“串联点滴”)。
- 案例:将数学逻辑应用于英语长句阅读。
- 背诵的乐趣:
- 案例:京大学生背诵动漫台词,作者背诵《葛底斯堡演说》。
- 效果:记忆能力迁移至学术领域。
附录:六大高效学习法方法名称 核心要点 适用场景
费曼学习法用简单语言解释概念,分四步:选择概念→向孩子讲解→查漏补缺→简化类比理解复杂理论、考前复习
番茄工作法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每4个周期后长休息15-30分钟时间管理、对抗拖延症
康奈尔笔记法将笔记分为三区:主栏记录、侧栏关键词、底部总结课堂笔记、读书摘要
多元思维模型跨学科整合知识(如物理+经济+心理学)分析问题复杂决策、创新思考
5W2H分析法通过What/Why/Who/When/Where/How/How Much七问梳理问题项目规划、问题诊断
金字塔原理结论先行,用归纳或演绎法分层展开论点报告撰写、逻辑表达 使用场景举例:- 学生备考:用“睡前检查法”固化当日知识点,A4纸记录+30分钟回顾。
- 职场学习:通勤时听“自问自答”录音,利用碎片时间。
- 克服拖延:设定“承诺合同”,失败则向朋友捐款500元,激励行动。
通过具体方法和心理技巧,本书将学习转化为可持续的快乐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