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
- 28
- 好友
- 17
- 阅读权限
- 150
- 收听
- 1
- 在线时间
- 1767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5-12

超级版主
教育辅助界扛把子
- 精华
- 1
- 热心
- 10
- 听众
- 1
- 威望
- 7
- 贡献
- 16250
- 违规
- 0
- 书币
- 54909
- 注册时间
- 2020-4-8
 
|
终于写到七了,这个系列拖了好久,写六的时候就因为外力的元素耽误了很久,一个多星期才完成六的整个部分的编写。写完之后就构思七要写什么,这憋了好几天,觉得自己也算是江郎才尽了,没有什么可展示的了。系列写完就该完成自己在这个系列中埋的坑了,一个一个的该把承诺的教程也该实现了。感谢各位这么长时间的支持,谢谢大家。
七这里打算写一些关于自媒体视频类的一些技巧总结了,之前的景别,构图,硬件,自学能力如果你都过了,并且坚持到了现在,那么基本上你大概能够找到自己的赛道了,如果你还不知道你自己的赛道是什么,那么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小技巧来寻找,还记得我们在一里面提到的吗?一定是热爱,你的热爱可抵漫长岁月。那么如何找到自己热爱,并且能够还符合自己的赛道,那么你就可以用到下面的这个工具,我给它定位的是叫做三维定位法。
这个操作可以用一张纸或者一个电子表,建议用纸,当你在写写画画的时候就是你在思考的过程,我大多时候思考的时候喜欢用笔和纸来写写画画的。这样有助于梳理思路和思考方向。纸横着竖着都可以,平均将纸用线条分成3等分,简单来讲就是画两条线。然后分别在三个竖栏的最上面写上:爱好、擅长、感兴趣的赛道。
这个看起来概念比较模糊,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解释分类方便大家有思考方向,
爱好,指的是你喜欢什么,热衷于什么,或者想做什么,或者说你做哪个东西比较能够让你能踏实的安静的做一整天或者持续很长时间,或者做什么让你有身心愉悦感的。凡是符合这几类的,那么都可以放到爱好里。
擅长,指的是你最拿手的,最擅长的东西,你在哪方面动手能力强,执行能力强,并且乐死不疲的很轻松完成的,可以是你的工作项,你的职业,或者是你的本能。大白话,睡觉也算擅长。看到这别笑,睡觉如果你能研究明白了,搞出花来了,那么这也很牛。
感兴趣的赛道,如果你不知道就按照这两个分类,有剧情、无剧情。不管这两类是啥,都是一定要有脚本的。这里的分类因为大部分人都属于小白,就不说那么专业的词汇了,或者说大家可以去百度对应看看,这里就简单用我自己觉得大家能够看明白的方式给大家说,有剧情里面包括:剧情演绎,角色演绎,故事讲述,人物IP塑造,科普技能,音乐娱乐(娱乐明星传记、音乐器乐等)等能够涉及到需要人来去演绎的或者是需要用到一些画面的,都可以算有剧情。无剧情里面包括:知识类口播,新闻娱乐八卦,音乐(非器乐、音乐合集、MV等),助眠,游戏等。
接下来做什么,当你都列好之后,那么就去画圈或者去连线,在这三个类别里找到相同或者能够关联在一起的那么就是你的赛道。如果你前两列相似的很多,或者能够强关联的地方有很多,那么后面就可以直接找到想去做的赛道类,然后去做。
这时候该做了,是吧。别着急,在做之前先弄一下自己的介绍,在写自媒体介绍的时候,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推广阶段,这个阶段的介绍不多说了,头图昵信要统一,就是头像,个人上面的图片,昵称,信息,这四个地方一定要统一,如果你不晓得要用什么样的头像,那就去看看你要做的赛道的那些网红或者大V的头像去参考。不管是卡通的,还是形象都一定要突出一点,就是要有自己的标志信号和符合自己的昵称以及介绍的类型。这里就不多说了,相关的类的方法和文章百度能搜出一大堆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你的信息里放你的联系方式,千万不要!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该咋做,就找一些小网红或者刚起步但数据做的不错的对标账号来一比一的去仿。但注意要区别化,就是你仿归仿,只是仿着对方的模式样式去做,就像大网红小杨哥一样,我知道的就有一对双胞胎兄弟也一样的去仿小杨哥的风格,不管直播间还是视频样式,都高仿小杨哥的,除了不是叫小杨哥,其他的都一比一的高仿的,那效果也很不错。
第二阶段,上升阶段,这个阶段是你有了一定的基础粉丝量,并且你的直播数据也还不错的情况下,这时候就算你的上升期了。被平台能够注意到,甚至还会时不时的给你推荐一些甲方爸爸给你。这就是你的上升阶段了,这时候可以尝试的去接一些平台的商单,然后做一下发发看看数据,如果还不错,那么就可以在你的信息里放上一些隐晦的联系方式之类的了。这里不多做介绍了,老样子,自主去寻找。
第三阶段,巩固阶段,为什么第三阶段不叫成功阶段,原谅我没有成功过只能给你做到巩固阶段了,成功阶段那是另一层了。还是说巩固阶段,这时候坚持自己一贯的风格的基础上做一些小小的创新,也就是竖向不增长,横向扩张。这个咋说,就是当你上升到一定地步的时候,粉丝增长就不会像以前那么迅猛了,这时候一个是粉丝审美疲劳,一个是平台大众化了,就算你做的再小众,当你到这个阶段的时候也就会出现一大批的跟风者了,那时候原本属于你的粉丝就会流向其他同类的人了。所以就需要你横向扩张,就是在你自己的风格作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些展示上的更新,或者做一些表现上的更新,哪怕加一点表演上的更上一层楼,亦或者跟人做互动,互相影响互相借力。
介绍完毕了,那么就是开始着手做了。万事第一步是最容易的,为啥,因为你的第一次不一定是最好的,甚至是最烂的,但不管咋样只要你开始了。那么你就离着成功进一步了。如果你第二步选择了放弃也没关系啊,那也是一种成功。你成功的摆脱了一个会让你抑郁难受的过程。好了鸡汤说完了,那么我们怎么开始,看了我这么久的系列了。那是不是该去实践了,按照之前说的先去做大纲,简单来讲你要做什么,先写出来,在写的过程中,写到哪里了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就顺手的写在旁边,然后再去整理你写的这些东西,分为哪些场景或者分段落去细写。如果你不知道咋写,那就按照你的这个大纲和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去实现,如果不知道该咋实现,就简单点按照景别和去拍摄几个,注意构图,多拍几段,后期做。俗话说,前期不够后期来凑。在这里需要说的是,前期拍摄的所有素材不要删除,不管是拍的好还是不好的,都不要删除。都要保留,简单来说只要你进入了拍摄阶段,你所拍摄的任何东西,就算是你瞎拍的也不要删除。这都是你的素材,有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意外拍到的素材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很多大师的镜头都是在这种意外之下才构成了经典。就像《大内密探零零发》里罗家英老师撞墙后假发掉落这一个镜头,就是一个意外造就了经典。还有玛丽莲梦露的那个著名的镜头,还有老版三国张飞和关羽在军中帐分别,演员的临时发挥,这都成为了经典。所以在这里奉劝那些习惯删图片删素材的人一句,瞬间很经典,不要随便删。
这里说一些前期制作的小技巧,在拍摄任何一个镜头之前,没有专业的场景版,先打开录制,然后自己说一个符号,或者说第几个镜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在做后期的时候知道我们这是第几个镜头,方便我们入手剪辑。拍摄设备先打开,演员再开始,拍摄中途如果说错了或者演绎的差劲了如果能接下去就接下去,接不下去了不要浪费时间,直接暂停,但拍摄不停,直到按下停止键(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或者停止手势(人多的时候),如果是做口播类的或者知识类的时候,如果说错了,有提词器的,就顿一下继续说,别恩啊拉长音。那么一个镜头演绎完毕的时候最后一个动作停止或者持续久一点,比如定格了就多定一两秒,心理念三个三位数再停(一个人的时候)比如303,404,323等,如果是多个人,演员就不要管继续演绎,直到听到停止。能够在前期搞定的事情尽量不要在后期进行补录或者进入后期去补救。一个成功的前期拍摄,你的作品就已经成功了99%,而后期只是锦上添花。在做任何拍摄之前一定要先看脚本,先看脚本,先看脚本,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管你是做任何类型,脚本部分一定要看至少三遍以上,至少你对脚本是熟悉的,你的脑海里是有脚本的相关画面的。如果可以尽量理解你的脚本,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去沉浸式做一遍,试着去演绎一遍,然后再去正式的多录。
如果在拍摄的时候需要用到绿背景,就是虚拟背景一类的,那就千万注意要穿的衣服颜色不要跟背景色同色系或者同色域的。一定要反差明显,这样后期的时候抠像就很容易扣了。直播也是一样。
在做完前期的拍摄之后,后期咋办,手头上的软件都有了,该咋入手。新手小白不建议直接用pr或者ae、达芬奇一类的专业度比较高的软件去做,直接用剪映就好了。先学会如何粗剪,什么叫粗剪,就是根据你的大纲或者脚本,先将每个镜头进行处理排序,然后导入放到轨道里。也就是大概的将镜头组合在一起串成一个最粗劣的成品,不放任何转场,特效,文字之类的,先看一遍,符合不符合自己的大概预期,如果符合再进行细致的精剪和后期制作。不符合的话就尝试更换其他素材。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尽量不要去对原素材进行过多的修改,如果涉及到调色,就尽量统一,关于调色的这里不多说了,有很多教程,也有很多的一些预设都可以用。这里说到的修改指的是对素材进行过多的切,避免影响视频的流畅性。
做的素材后期的时候先不要考虑爆款视频的调性,要先找到自己的调性。按照自己的调性去做后期,然后再按照爆款的调性去做视频调整。比如黄金5秒,3秒钩子之类的。但好的视频不会因为你没说“99%的人不知道的秘密,今天来告诉你”之类的话而没人去看。真正走心的视频都会火的,没必要去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失去自己的调子。认真去做内容,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你做剪辑师,那么就要多多的去接触一些专业的知识,比如镜头,比如景别,比如故事与镜头语言,然后在进行剪辑的时候这里最大的提醒就是:千万不要删除甲方爸爸给的任何素材,哪怕是一段垃圾素材都不要。这是我用10000块买来的教训。不管你是用ps还是用pr做,最好的方式就是将素材一定先保留一份。每做一版就输出一版,不要删除。剪辑师一定要注意专业素养,不泄露甲方的任何资料及素材,工作是工作,除了工作之外的东西,不要多做一点。可以在工作上多做优化,但其他的不要多做一分。还有多学习,终身学习!
写到最后,这个系列这个是最终篇了,原谅本人有点江郎才尽了,后续的写的东西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去写,很多大部分都有很优秀很详细的教程了。这里就不献丑了。感谢各位一直能看到这里,能陪着走到这里。接下来的就是大概会过了五一之后再更新之前在这个系列中给自己挖的坑,还有关于现在所从事的行业的经验分享了。
感谢各位的捧场和支持。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