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x 发表于 2023-10-16 02:49

港台原版《风流浪子的男友》(带目录)

最近在正看的一本书,感觉挺有意思的。扒下来分享给大家。
因为是繁体竖版书,从右向左翻页,所以制作的PDF按照“封面在最后、封底在最前”,不习惯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改一下顺序。


《风流浪子的男友:晚明到清末的同性恋与男性气质》一部探索明清时代中国男同性恋历史的汉学研究巨作

【内容简介】

深入研究晚明至清末三百年间的中国文学,揭示中华帝国晚期的男同性恋和同性恋关系复杂而迷人的历史。魏浊安特别借鉴经常被忽视的艳情小说作品,就同性之爱与欲对中国男性气质演变的重要性进行了坦率的探索。藉由扎实的解读与诠释,魏浊安确定了一些在这类文本中反覆出现的角色──例如放荡的学者、侠士英雄和好色的僧侣──并阐明了一系列关键问题,包括规范男性之间性行为的社会和法律界限、男性卖淫的兴起与男性美的审美观。以这些材料为基础,《风流浪子的男友》呈现了中国男同性恋观念变化的历史轮廓,以及同性欲望在其文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名家推荐】

「魏浊安《风流浪子的男友》的帝国晚期研究对象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清之狭邪小说》内容多重合。人类学视同性恋(无论男同、女同)只是『性态』之一种,研究性态取向的「南向之风(书中取材于江南的小说、戏曲的男同题材,尤其著重于福建)/男风」是严肃正经的学术范畴,它把传统视为『邪」的文化内容转化为『正」。这书的译本出版,是文化幸事。 」──专文推荐╱吕文翠(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本书描写中国古典同性恋史及其文学书写的种种面向,叩问欲望,情色,性别,伦理,法律的界限,论述翔实,取样多元,极具参考思辨价值。」──王德威(哈佛大学讲座教授,中研院院士)

「本书相当全面和细致地聚焦探讨明清的男色文本与男性气质之间的多重关系和互动,从友爱到情爱、从男色到罗曼史、从朋友到情夫、从同性社交到男旦,透过辨识、勾勒和比较中国艳情小说中的武侠、才子和风流浪子等人的历史演化,辅之于明清笔记那些关于男色和风月场所介于虚实之间的记载和辩证,本书颇有见地重构了中华帝国晚期的男色文化想像。全书旁征博引、考证细腻、见解独特,堪称国际汉学在性╱别研究领域的必读巨作之一。」──许维贤(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专任副教授)

「『同性恋』作为一种『身分认同』或『知识主体』是二十世纪以来逐渐辨明的研究立场。而在东亚社会,『男色」、『男风」早于「同性恋」概念存在于大量古典文籍中,但由「男色」过渡到「同性恋(爱)」之前的大量史料一直尚未有还原时代情境的分析解释。此书将晚明至清代存在男男情欲关系,与晚期帝国的男性气质建构等主题联系,透过系统性梳理约三百年(1550~1850)的史料,作者提出这段时期的男性气质建构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于男男情欲关系的接受,据此主张「男男同性情欲」并非如现代社会中的「边缘」存在,而是对于帝国的欲望想像起了核心作用,是十分具有洞见与说服力的研究成果。 」──陈佩甄(国立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助理教授)

【目录】


第一章 男色
男性欲望╱同性恋本性╱鉴赏话语:味与香╱男人与少年:鸡奸与社会身分╱男妓、男侍和情夫╱理想少年:年龄、发式和妆扮╱少年与少女╱外部关系╱南方式的性╱话语的两重性


第二章 友谊与情爱
男性之情╱情爱平等主义及其违犯╱融合模式╱侠和情╱直侠╱敏感的侠╱情侠╱诽谤性的结合╱朋友对五伦造成的破坏╱有朋自远方来╱经典风尚


第三章 风流浪子的男性气质
风流浪子的朋友╱同性社交的福地╱逃亡的丈夫╱同性恋恶棍╱小说与法律


第四章 混合式英雄
反风流浪荡╱性感迷人的卫道士╱《姑妄言》里的同性恋╱复仇的受害者╱堕落的先生╱忘恩负义的少年╱作为异端的同性恋╱唯美主义者的梦想


第五章 男性恋情
新风流浪子╱秦钟之死╱性教育╱《品花宝鉴》里的《红楼梦》╱作为艺妓的男旦╱理想的男性恋情╱平等的怡园╱非对称的三角关系╱欺骗性相似
结语


2023-09-21 11:30 重发链接:https://www.123pan.com/s/rOn6Vv-2Bhod.html 提取码:52pj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港台原版《风流浪子的男友》(带目录)